实用帖
2020-01-30 14:06 来源:秦皇岛养生网
小儿推拿,又称“推惊”、“摩惊”、“掐惊”等;是以各种推拿方法为主要治疗手段,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的总称,属于中医外治法范畴。
小儿推拿的作用
疏通经络,活利关节,畅通气血,祛邪扶正,调整脏腑
根据中医阴阳、五行、藏象、经络等学说
针对疾病发生的不同原因和症状
运用不同的补泻手法在患儿体表进行点、面、线操作
适应证与禁忌证
1.适应证
小儿泄泻、便秘、脱肛、呕吐、腹痛、感冒、咳嗽、
遗尿、惊风、疳积等以及小儿预防保健。
传统小儿推拿主要适用于6岁以下的儿童,年龄越小疗效越好。7岁以上的儿童配合脏腑点穴位法或成人推拿手法进行治疗。
2.禁忌证
溃疡性皮炎、脓肿、骨伤疾患、传染病、先天性心脏病等。
小儿腹泻
1.摩腹
即用一手掌在患儿腹部轻柔地打圈,范围以肚脐为中心,由小到大,至整个腹部,约2~3分钟。先逆时针摩两分钟,再顺时针摩一分钟。
注意事项:①摩腹速度宜慢,约两秒钟一圈,速度太快,会致患儿腹部不适,甚至出现呕吐,若出现上述情况,宜立即停止摩腹,并将患儿抱起,轻拍背部,以顺气止呕。②动作沉稳,即摩腹时能带动患儿腹部皮下组织,速度均匀,不要时快时慢。
2.揉脐
用食、中、无名三指的指端螺纹面在脐部按揉,力量稍重(三指按于肚脐,指下感觉有物顶住即可),约1~2分钟。注意揉按时力量不要太重,否则患儿会感觉不适而哭闹,影响治疗的进行。
3.揉龟尾
龟尾位于背部尾骨端,用中指在龟尾穴处按揉,力度同揉脐,约2~3分钟。揉按时力量可比揉脐稍大些,若患儿感觉不适而哭闹,可减轻揉按之力。
4.推上七节骨
七节骨即背部脊柱尾端的七节,从龟尾向上数七节即是。用食中二指从龟尾穴沿七节骨向上推擦,动作轻快,每分钟100次左右,约推擦100~300次。行推擦手法前,一定要在局部涂抹介质,如润滑油、爽身粉等,以免擦破小儿的幼嫩皮肤。
上述方法,可反复交替进行,每次治疗总时间约20分钟。一般每日按摩1~2次,腹泻较重者可每日3~4次。期间应给患儿多喝水,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,并应少食多餐。若患儿腹泻十分严重,大便为青绿色,多由外源性感染所致,应马上去医院就诊,以免延误治疗。
老年人缺钙有啥症状
常州妇科医院地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