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种针法治疗失眠初探
2020-01-21 12:54 来源:秦皇岛养生网
随着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块,社会竞争不断加剧,生存压力不断加大,亚健康状态日益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,尤其是失眠这种病症,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心健康。在我国有10%以上的人群患有不同程度的失眠症。
一、概述
失眠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为特点,表现为不能入睡,或反复苏醒,或早醒不能再入睡等不同症状。
失眠,《内经》称为“目不暝”、“不得眠”、“不得卧”,《难经》称为“不寐”。失眠,与现代医学病名相同。
二、病因病机
脏腑功能失调,阴阳不和,则夜寐不安。《内经》有“胃不和则卧不安”的认识,强调饮食因素,如脾胃失和、痰湿、食滞等,对睡眠产生的不良影响。
1、脾胃不化,饮食停滞,胃失和降,脘腹痞闷,嗳腐吞酸,胃不和则卧不安,故失眠多与饮食有关。
2、脾气不足,运化失司,湿邪留滞,困遏中阳,升降失调,心神被蒙,故失眠多梦。
3、痰热内盛,蒙蔽心窍,神魂不安,则失眠时作,恶梦纷纭,易惊易醒。
三、诊断要点
1、以不易入睡,睡中易醒,甚至彻夜难眠为主要临床表现。因失眠而产生疲劳、倦怠、乏力、不思饮食、工作能力下降等症状。
2、临床检查未见器质性病变,多导睡眠图可见睡眠结构紊乱表现。
3、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失眠。
失眠应与脏腑、烦躁相鉴定。
失眠与烦躁:二者均有烦躁和失眠,病因也可相同,但失眠所兼的烦躁在失眠以后发生,而烦躁所伴见的失眠,多是先有烦躁,而后失眠。
四、辨证论治
失眠的中医辨证论治,要注意辨证的要点。要掌握失眠的特点、失眠与脏腑虚实的关系、失眠的定性定位以及轻重缓急。
1、痰热忧心
2、胃气不和
3、湿阻中焦
五、护理与调摄
1、调摄精神,节喜怒,畅情怀。
2、注意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,劳逸结合,有驰有张。
3、消除紧张和忧虑情绪,保持精神愉快和安宁。
4、睡前不看刺激性、使人精神紧张的影视节目和书刊。
5、睡前用热水泡脚,并可按摩涌泉、太阳、百合等穴位以助入眠。
六、病案举例
在日常生活中,我平常肠胃功能不适,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失眠。我钻研特种针法来治疗失眠症,然后请龙教授按我制订的方法与我针灸,针后睡眠稳定。在近期我接到三个失眠患者,两男一女,男性的年龄为54、63,女性为49。54岁患者7个月不能入睡,63岁的两年不能入睡,女性的3个月不能入睡。我诊断后采取特种针法,用14寸的针从大抒穴进针透至胃愈穴,一针透十二穴,针后奇效,两年失眠者针后即睡两小时。根据不同的体质,针完后开中药调理。目前睡眠稳定,最少能睡6小时,最多的能睡8小时。
前列腺增生要怎么医治
治疗小儿积食发热的药物